专家访谈 | 郑念:关于科普蓝皮书研创的几点思考-米乐app官网下载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
  • 网站导航

皮书作者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皮书机构

专家视点

专家访谈 | 郑念:关于科普蓝皮书研创的几点思考
来源:社科数托邦  作者:社科数托邦   发布时间:2023-12-26

  “科普蓝皮书·国家科普能力系列”作为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智库成果,面向国家战略重点、人民需要,结合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的具体实践展开研究,自2017年起已连续出版6本,多次荣获“优秀皮书奖”和“优秀皮书报告奖”,受到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领域研究人员、国内外媒体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科普蓝皮书研创有何独到之处?新时代皮书研创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带着上述问题,皮书数据库项目组访谈蓝皮书原常务副主编,中国科普研究所原副所长郑念,邀请他分享在皮书选题规划、研创方法及思路转型三方面的经验与观点。

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实施、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关键性问题进行皮书选题规划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面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等任务,科普工作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党中央把科普作为创新发展一翼,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也提出,到2025年,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要基本形成,到203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5%的发展目标。国家高度重视科普工作是“科普蓝皮书”诞生的背景,也是皮书选题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实施展开的例证。

  目前,地区间科普能力发展差异较大,存在高质量科普产品及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科普蓝皮书·国家科普能力系列”基于上述关键性问题谋篇布局,采用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案例篇的稳定架构,致力总结分析我国科普工作发展现状、趋势和特点,关切科普能力、科普活动、科普人才等多个细分领域,发现长处与优势,揭示短板与不足,并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在报告具体选题规划上,蓝皮书紧紧围绕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关注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创新发展战略、国际竞争与科技实力等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议题,让皮书报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咨询师,发挥咨政启民的重要作用。如近几年,新冠疫情的科学防控实践凸显了加强应急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21)》就以应急科普为切入点,汇集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科学传播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分析我国应急科普的政策理论指导,基于对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指数的评估和要素分析提出对策建议。这样基于国家发展需要、领域内发展问题的皮书研创,能够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提供相对客观且行之有效的建议,解决实际问题,也能激励相关部门在对应领域加大投入,实现智库成果价值的最大化。

以课题研究为基石、科普中国智库为平台聚集领域内顶尖专家,贯通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

  “科普蓝皮书”研创采取课题研究先行的模式,充分发挥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相辅相成作用,以课题研究反哺智库报告写作。“科普蓝皮书”的作者团队来自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单位,每年均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任务。这些课题注重科普基础理论建设、聚焦不同时期热点问题,并以课题为中心聚集了一批不同领域的顶尖专家。由专业团队负责收集优质数据,完成调查研究,产出高质量成果。以此为基础开展的皮书研创,可长期专注于纵深挖掘涉及领域广泛的科普工作,保证报告的专业性与针对性。除此之外,“科普蓝皮书”也会积极与地方科普机构合作,开发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在具体编写中突出科普工作的实践特性,以与时俱进的案例为宏观决策、科普实践等提供实际经验。

  “科普蓝皮书”的研创与发布同时也是科普中国智库建设探索的一部分。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2021年11月,中国科协成立科普中国智库,科普中国智库依托中国科普研究所,打造开放平台,搭建柔性连接型、合作型科普智库网络体系,围绕党和政府重大关切,深化科普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集思汇智聚力,为推动科普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言献策。科普中国智库建设进一步加强了跨界交流、融合发展,将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学会、企业、媒体等多元主体引入科普智库,也成为蓝皮书研创的坚实助力。借力科普中国智库平台、“皮书系列”品牌效应及主流媒介,“科普蓝皮书”着力进行社会化传播、实现成果转化,切实发挥智库机构及智库成果引导社会舆论,服务社会公众的重要作用,以高质量智库报告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转变思路是新时代开展高质量科普工作及皮书研创的重要一步

  进入数字时代,社会公众的阅读、知识获取习惯都发生了极大改变,互联网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但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需要使用者具备辨别信息权威性、科学性的能力。在此背景下,科普工作者要从内容、载体、传播方式等多个方面转变发展思路,懂网、用网,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持续提供正面的内容和信息,引导群众科学利用互联网,学会甄别信息,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和伪科学。要认识到这不仅是科学知识的普及,也是思维方式、方法层面的科普,除了发挥科普工作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的重要作用外,也要有明确的使命导向、发挥价值引领功能,以主流价值凝聚社会共识。蓝皮书的研创也是如此,不管是提供的内容本身,还是提供内容的方式、途径都要识变、应变、求变。

  除此之外,无论是科普工作还是皮书研创,都需要积极主动拥抱新兴技术,不断提升科普产品、智库研究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三、四年前,在学术论文写作上引入机器写作还是难以想象的,尤其是在人文社科领域。但如今,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工具在学术资源整合、文献梳理方面已较为成熟。在历年科普工作和智库报告写作过程中,都产生并储存了大量的数据。目前,这些数据大多还杂乱无章、未被梳理分析,与科技公司合作借力先进技术对数据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借此发挥数据在推动科普工作和皮书研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最大价值,真正实现“用数据说话”,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和实践。

 

  访谈稿件整理过程中参考了郑念研究员《新时代科普要识变、应变、求变》等公开发表的文章及中国科普研究所官方网站关于科普中国智库的介绍,全文经作者审定。

分享到:
网站地图